查看原文
其他

浙江农林大学举行纪念邵志鹏同志因公殉职二十周年座谈会

1月4日上午,学校举行纪念邵志鹏同志因公殉职二十周年座谈会。校长沈希出席座谈会并讲话。省科技厅二级调研员叶祥发,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倪建均等出席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吴家胜主持。

沈希对学校科技特派员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科技特派员管理部门和广大科技特派员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表示感谢。他指出,今天的座谈会意义重大,是重温、是回归、更是进一步落实的会议。他认为,科技特派员制度以人才下沉为抓手建立了人才与科技的结合,以持续发展为目的实现了扶贫与扶智的结合,为“三农”科技发展找到了突破口,为“三农”人才培养找到了新路径。二十年来,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做深、做实、延拓好科技特派员制度,将人才培养与科技服务相融合,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沈希对进一步做好科技特派员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要聚焦服务成效,以“实”为要凸显“服务力”。科技特派员要带好农业科技创新和乡村治理的头,依靠学校科技、人才和平台优势,以实干推进工作,解决“真问题”,为服务对象带来切实利益,将技术和成果向服务地转化好。二是要聚焦样板打造,以“亮”为要凸显“影响力”。要打造有学校烙印的高水平服务样板和典型示范,持续擦亮我校科技特派员工作“金名片”,提升社会服务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要充分绽放科技特派员制度育人价值的时代光芒。要深耕特派员制度,着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新农人,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智慧力量!

沈希指出,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双向多维的,既是推进“三农”发展的一项创新举措,也对提高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能力和高校人才培养产生重要作用。他强调,学校是乡村振兴科技服务和人才培养的结合体,要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育人价值,推动师生对“三农”的认识和了解,产生知农爱农的真情感;要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教育功能,融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放入教学培养环节和课程建设环节,锤炼品质,培养更多强农兴农高素质人才;要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实践功能,努力在服务中找到真问题,做到知行合一,做好、回答好时代之卷和习近平总书记之托,全面提高师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吴家胜领学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给浙江省科技特派员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他指出,邵志鹏同志事迹充分阐释了“肯干、实干、能干”的“三干”品质和“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的精神,我们要发掘好、学习好、总结好、传承好、发扬好、践行好。一线科技工作者,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进一步增强感恩奋斗、实干争先的信心、决心,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送到农户家,以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项制度贯全局的奋进风范,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在新时代再创科技强农、人才兴农的新辉煌,努力打造更多具有浙农林大辨识度的科技特派员工作新成果,不断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走深走实。

叶祥发对我校科技特派员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学校的一系列活动充分体现了担当、责任和传承。下一阶段,要牢记嘱托、学习榜样、弘扬精神,充分发挥好浙江农林大学与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与发展过程中的源远流长、息息相关、榜样辈出、硕果累累、情怀深厚、浓厚氛围等优势,以政策和机制为保障,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再续新篇章,推动科技特派员工作长效发展。

会上,省首批科技特派员代表、省突出贡献科技特派员代表以及与邵志鹏同志同派驻泰顺县的科技特派员代表,园艺学院、艺术学院、科技处负责人,先后围绕如何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走深走实进行发言。

邵志鹏同志是我校食品学科教师,也是浙江省首批科技特派员。2003年12月31日,他在科技服务的途中因公殉职。浙江省委追授邵志鹏同志为“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委组织部、省科学技术厅、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等单位追授邵志鹏同志“模范科技特派员”。《人民日报》等媒体,纷纷发表文章追悼这位年轻的“农民博士”。

组织部、科技处、合作处、食健学院、艺术学院等负责人及科技特派员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人民日报》| 邵志鹏:“农民的博士”

本报讯(特约记者 陈胜伟)2003年12月31日晚9时20分,新年的脚步声已近在耳际,浙江林学院青年教师邵志鹏博士的生命却再也无法跨越这原本喜庆的时刻。作为浙江省派驻泰顺县黄桥乡的科技特派员,为帮助当地搞竹笋加工,专门赴景宁畲族自治县考察的邵志鹏在返回泰顺途中,遇上车祸,不幸殉职。

噩耗传来,整个黄桥乡顿时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邵志鹏生前居住地———乡政府大院内一片震惊,人人泪流满面,哭出了声,纷纷赶赴事故现场。乡卫生院院长郑昌胞闻听此讯,“整个人就软了”,全家老少整整哭了一夜,“我们就像失去了最亲的亲人”。

邵志鹏200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他的博士生导师苗香雯教授这样评价她的学生:“他追踪的是本学科国际前沿科研动态,具备了成长为做尖端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的能力。”

当邵志鹏到浙江林学院工作不久,2003年春,他主动请缨到大山深处的贫困山区泰顺县黄桥乡当科技特派员。黄桥乡坐落在洞宫山脉深处,靠一条17公里长、沿着山势蜿蜒盘绕的碎石路与外界相连,年人均收入只有2110元。

邵志鹏来到黄桥的当天,就冒雨上山,从海拔千米的竹林到袅袅炊烟的农家调研。他踩着弯曲的山路,访遍了散布在海拔600米至1000米的17个自然村。乡里的干部劝他先休息两天再开展工作,邵志鹏却说:“我要首先了解贫困山区的农民想的是什么,缺的是什么,然后‘对症下药’,帮他们尽快脱贫。只要能帮农民脱贫致富,我就算没有白来!”刚到村里,他就被村民团团包围。有的村民问如何养鱼,有的村民问大棚蔬菜如何栽培,但问得最多的还是有关竹笋加工方面的问题。邵志鹏都不厌其烦地一一予以解答。由于邵志鹏最擅长的是竹笋加工,有村民就亲切地称他“笋博士”。竹农们看他回答起问题如数家珍,打心眼里佩服他,说:“有了‘笋博士’,以后就不怕碰到科技难题了!”

黄桥乡有1.8万亩毛竹林,40%的经济收入来自竹子产业。由于缺乏竹笋加工技术,成吨的竹笋烂在山上,邵志鹏向乡党委书记保证:“我一定要把竹笋加工厂办起来。”他一边在实验室里加紧进行笋制品开发研究,一边四处考察,联系办厂一事。那条九曲十八弯的17公里山路留下了他无数的足迹。经过考察分析,邵志鹏便指导当地专业合作社、粮管所等联合兴办竹笋加工厂,帮他们设计图纸、买设备、跑市场,直到元旦的前一天还去景宁考察设备安装样式。未婚妻还在等他元旦后去领结婚证。去世的前几分钟,他还在对同行者说,打算春节也留在黄桥办厂。

黄桥乡17个自然村有很多的闲置土地,为了提高农民收入,作为浙江林学院食品科学和工程学科的负责人,他有这方面的优势,他就带领农民推广种植甜玉米。为了解决甜玉米的贮藏问题,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他夜以继日地开展甜玉米深加工、无菌包装等科技攻关。经过研究,他将一般只能保存一个月的玉米,提高到能够保存一个半月;他曾经说过:“要是能坚持到6个月,实验就成功了。”而今,邵博士开展实验的那些玉米作为他的遗物还静静地躺在林学院办公室里,依旧惹人喜爱,已经过了三个月,却没有丝毫变质。

泰顺县领导和他密切接触的乡干部都认为,邵博士最可贵的是,他到乡下不是来镀金的,他把扶贫目标定得长远,并且身体力行。他将科技扶贫扶到产业上,他走了却把根(产业)留下了。

2004年春天,在他服务过的地方——浙江省泰顺县黄桥乡的一片荒山上,当地农民们还种下了一片树苗,山脚下,立着一块牌,上面写着三个大字:“志鹏林”。大山里的农民用最纯朴的方法,纪念这位引领他们致富的“农民的博士”。

(原文刊登于

2004年5月13日《人民日报》14版)


精彩回顾


浙江农林大学

图文 / 合作处 新闻中心 

排版 / 罗嘉玲

责任编辑 / 尧甜

审核 / 郝璞玉

终审 / 陈胜伟

出品 / 浙江农林大学新闻中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